视黄醇结合蛋白(Retinol-Binding Protein, RBP)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低分子量转运蛋白,其主要功能是结合并运输维生素A(视黄醇)至靶组织。作为反映机体营养状况和肝肾功能的重要生物标志物,RBP在慢性肾脏病、肝功能障碍、维生素A缺乏症及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。与传统生化指标如肌酐相比,RBP半衰期更短(约12小时),能更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滤过率(GFR)的急性变化。因此,通过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试剂盒(免疫比浊法)进行精准检测,已成为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项目。
本试剂盒主要用于定量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,具体应用于:1. 肾功能评估(尤其是肾小管功能);2. 肝脏合成功能的监测;3. 维生素A代谢异常的筛查;4. 慢性疾病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价。检测结果可为临床提供急性肾损伤早期预警、肝硬化进展评估及术后营养干预的重要依据。
免疫比浊法采用抗原-抗体特异性反应原理:试剂中的抗人RBP抗体与样本中的RBP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,导致溶液浊度变化。通过测定特定波长(通常为340nm或546nm)的吸光度变化,与标准品浓度建立标准曲线,最终计算样本中RBP浓度。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:①无需预处理样本,操作简便;②检测时间短(通常<15分钟);③线性范围宽(3-120 mg/L);④可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兼容,适合大批量检测。
本检测需遵循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:1. 参考区间:健康成年人血清RBP浓度通常为30-70 mg/L,具体应建立实验室本地参考值;2. 精密度要求:批内CV≤5%,批间CV≤10%;3. 准确性验证:回收率应在90-110%之间;4. 干扰试验:血红蛋白<5 g/L、胆红素<342 μmol/L、脂血(甘油三酯<11.3 mmol/L)时结果偏差应<10%;5. 标准化要求:建议使用国际认证的参考物质(如ERM-DA470k/IFCC)进行仪器校准。
检测时需注意:①样本采集后2小时内分离血清/血浆,避免反复冻融;②妊娠期、急性炎症反应期患者可能出现生理性浓度升高;③需结合前白蛋白、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综合判断;④对肾病终末期患者,建议联合检测β2-微球蛋白以提高诊断特异性。实验室应定期参加室间质评,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诊断的有效性。